115、影响国运的关键115(2 / 2)

他继续查阅历史资料,查得越多越害怕,从此得了强迫症,进入了梦魇状态。

从此,最大心结就是儿子,认为救国的唯一办法就是生出儿子。

必须挽救国运,挽救国家!

他紧抓主要矛盾,工作重心转向了接班人的制造。

他懒得和大臣争斗,放手给大家普遍看好的杜范作宰相,杜范下台后,随手提拔了杜范的副手范钟;范钟下台后,连提拔新人的情绪都没有。没有接班人就没有国家,还任命宰相有什么用,从此便不再任命宰相了。

墨菲定律指出,越担心的事情越要发生。

他从三十岁发现规律开始,按民间说法,搜集了大时大胸大屁股的容易生养的女子,还祈求送子神佛,寻医访道。

还好,他结识的女道士吴知古一直为他提供丹药,才保持着较旺盛的性趣。

作为理学人士,赵昀为了国家的生存,连荒淫无道的名声都不顾,默许吴知古提供丹药,甚至把学生唐安安进进宫中。唐安安是临安名女支,是经过训练的专业人士,亲自给赵昀示范,还精心对妃子们进行培养指导,宫中嫂子的技巧大有提高,才保持了他的兴趣。

赵昀努力拚搏,十多年来辛勤耕耘,为了国家都快要精尽人亡了,可是毫无收获。

他更加感觉到冥冥中的天意,完全失去了心气。怀疑是不是和原太子斗争的报应,犹豫要不要给原太子平反,当然没有这个勇气。

在此期间,宰相缺位,国家每况愈下,重要的战略要地襄樊被遗弃了,荆湖地区的防御战略转向了没有纵深的据江而守。

西部,蒙元侵占了大半个四川和周边国家地区,四川从上交赋税的大户,变成了需国家大量支付的纯开支大户。

淳祐七年(1247年),蒙古兵再次压境,实在是将就不下去了,赵昀在大臣的逼迫下,敷衍地将担任过两任的老人郑清之请回来。

郑清之年逾古稀,完全看出皇上的心思,老实把自己当成宰相位置的牌位,对国家大事放手不管。

高层不作为,在蒙古人绕道斡腹战略下,无为而治的朝廷,在国内形成了自由氛围,勤劳的百姓竟然产生了活力,几年下来,国家莫名其妙地恢复了不少生机,国库里竟然有了节余。

怎么可能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呢?必须经过折腾国家才能灭亡,上旨,宠妃阎贵妃出手了。

阎贵妃了解皇上最大的心结,因此向皇帝提议,光建功德寺为皇帝祈福,暗示要为皇上祈子。

赵昀岂不明白这样做会劳民伤财,兴建规模宏大的集庆寺,相当于在国家的伤口上割一刀。

不过,他必须这样做,这是绝望中能抓住的一丝幻觉,只能迷信佛祖受了他的供奉,会起慈悲之心,给他送一个儿子。

他为了国家的前途,为了接班人,为了心目中的那一抹幻想,顶着众人的强烈反对,倾出国库建这座庙。

七十五岁的郑清之纯粹把自己当成了牌位摆设,家人趁机捞取好处,结果,他承担了贪腐的名声,竟然不如人家建一座庙的挣到钱的零头,在妻儿唠叨埋怨中,郑清之心灰气愤之下病倒了。

赵昀只能同意郑清之离任,他本来已经心灰意冷,想等到寺院建完后再任命宰相,可是,只拖延了半年,再次面临各方面的巨大压力。

不过,作为一个几十年的皇帝,他敏感地感觉有所不同,他一直想不明白原因,总觉得暗中有股生机。

赵昀想到这里,看了一眼摆在大殿中的那一桶“铁固一统石江山”,苦笑一下,但愿就是建佛寺的回报吧,但愿是国运兴起的先兆吧。

他决定重新重用史嵩之,也许互相促进,能够制造出接班人来。

返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