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6章 疑心骤起,尔后难消116(1 / 2)

这天,王延政在林仁肇的陪同下在城墙上巡视,他望着不远处乌泱泱一大群唐军,眼神中充斥着疑惑。

他实在不知道对面的唐秦王心里在想些什么,为何这么多天来,一直只是围而不攻,难道是想等到城内粮草耗尽,不费一兵一卒之力就拿下建阳?

如果那位秦王殿下是这样想的话,那王延政觉得自己只能和他说一声抱歉,你还太年轻,太稚嫩。

没错,建阳城中此时哪有什么粮草,军士们能顿顿吃上肉的原因,也只是因为每天都有人在不断地死去而已。

五代就是这么一个人命如草芥的时代,如果你不试着去适应这个时代,那么终将被时代所淘汰。

建阳城各处的防务,是王延政和林仁肇商量着完成的,之所以没有召集诸将,是因为他觉得此时的建阳城中,唯一可以信任的人就是林仁肇了,当然,还有落荒而逃回来的杨思恭,不过因为这次的败北实在太让王延政失望,所以直接命他去闭门思过去了。

哦对了,王延政信任的人还有一个,那就是在关键时刻攻下福州,立了大功的吴成义,不过他此时并不在建阳城中。

当时吴成义率领福州援军回到建阳的时候,在兵力大部分超过唐军的情况下,王延政有着一股不知道从哪里来的迷之自信,认为自己一定能击败唐军,再加上他生性多疑,觉得吴成义经此一胜,在军中的威望已经达到了极点,不适合再统领大军,于是交给他几千军队,让他跟着王继昌和黄仁讽一起去福州。

不同的是,黄仁讽是负责城内的防守和保护王继昌的安全;而吴成义是率领军队驻扎在城外,防范着福州发生变故。

要是别的将领立了如此大功,皇帝非但没有奖赏,反而自己被收去军权,说不得要当场翻脸,但吴成义跟随王延政多年,知道他的性格,接到命令之后,也只是苦笑几声,就去上任了。

林仁肇粗略地估计一下,参与围城的唐军大约有两万人的样子,有点见识的将领都不会把军队给均分成四部分,各自进攻一座城门,这样做的结果很可能就是自己损失颇大,而城门一座都没攻下来。

所以林仁肇认为,唐军在分配兵力的时候,一定会有主攻和佯攻之别,而他正在寻找的就是这种区别。

就在这时,几个士兵扛着一个浑身是血,虚弱无比,似乎只剩下一口气的人来到了两人的面前,说道:“陛下,这人自称是从长乐城中逃出来的,是王刺史的左右手。”

王延政闻言,蹲下身子,细细地打量了一下那布满灰尘和血迹的面庞,从中依稀看出了几分熟悉,好像以前在王继昌身边见过。

“陛…陛下……”血人剧烈地咳嗽几声,嘴巴里射出一道血柱,血柱射出去好远,在地上留下一摊血迹,“李仁达……与黄仁讽……谋反,杀死了王刺史,占据了福州……”

“什么?”王延政大惊失色,他怎么也没想到,被唐大军围城的建阳还没出事,原本以为稳稳当当的福州竟然又有人反叛了。

本来情绪就因为唐军而十分紧绷的王延政彻底绷不住了,他双手狠狠地抓住自己侄子随从的肩膀,用力地摇晃着他的躯体,质问道:“李仁达是谁?黄仁讽为何会背叛朕?!”

没听到那人的回答,王延政的语气暴躁起来了:“你说啊!”

返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