风波后267(1 / 2)

谁也不知道,这里曾经是全亚洲的金融中心,是全亚洲最繁华的

城市,没有之一。人们只知道这里叫长春,没有人知道这里曾经叫宽城子。

战争(俄日战争,奉吉争端,中日战争,苏联参战,解放战争),让这个城市变得千疮百孔,变得落后。

开辟初期,经济没有一点儿复苏的迹象。困长春时留给人们心中的疤痕还清晰可见,小商贩们无精打采地挑着或抱着筐在大街巷子中流窜,一会儿从这里进去,一会儿从那里钻出来,而身上的东西却丝毫不见减少。时间一久便懒得招唤,只是机械地往前迈着步子。

一些人干脆撂下挑子,靠在街边的墙角,既要背风,又要向阳。斜眼看着零星的行人,猜想着谁是他的顾客,希望与失望如行人的脚步,匆匆,留在原地的还是脚边的担子。他们最希望看见的是从巷子深处,跑来一个或两个小孩儿,只有他们才最有可能递给自己一些碎票子,然后心满意足地拿走属于他们的东西。

“姐,去买吧!”玉君眼巴巴地看着玉华,她已经向窗外瞅了好一会儿了。

火辣辣的目光像是要生出小钩儿,把心仪的东西勾过来。那些也只是一些发绳儿,或是小糖果之类的。

“今天就你看着弟弟了,要不我就不去,要不我就去,还有,明天上午也是你来看,然后才轮到我。”玉华挑衅似的看着妹妹,又瞥了一眼小床上的弟弟。他还睡得正香。

明知道这是不合理的分工,但她还是点点头。谁让她是姐姐,谁让爸爸总是要把钱放到她那儿呢?谁让自己总是抵不住诱惑呢?于是门栓一响,紧接着瘦小的身影向那厚墙角跑过去,再眨眼时,已是高举着往回跑了。

糖果是那种又香又甜的,每次玉君都是先舍不得吃。闻着,观赏着,等姐姐的快吃完了,才放到嘴里,满意地吮咂着,不时地用眼溜着姐姐。玉华总是气得冒烟,却也无可奈何。

在这个突然贫穷的城市里,如果没有像样儿点的工作,活得是非常苦的。

这一家人的生活原本还是不错,因为人才的紧缺,爸爸受邀在儿童医院当大夫,妈妈是护士长。虽并不富足,却也不缺吃少喝,只是没有时间来照看孩子。玉华,玉君小时都是邻居帮忙照看着的,等小儿子国良出生后,玉华,玉君也就稍大了点儿,却惰性很强,要经常用一些糖果等小东西来哄,才能轮流地看着弟弟。

返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