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3章 一拳打在了棉花上133(1 / 2)

这问题实在是两头堵,那些娈童,明显是为了姨妈准备的,这冯千秋又和姨妈打得火热,当真是不好办。

所以杨缓打算,先吃个饭,和这冯千秋吃个饭。

不动刀兵,不战而胜,方为上之上者。

听说杨缓请他吃饭,冯千秋也没有怠慢,他本就是因为伺候太上张皇后才有了这般显贵,这杨缓和太上皇后是血亲,他岂敢怠慢。

冯千秋去了杨府,掀开帘子进了大厅,大厅上肴馔已经齐备。

饭碗里的是稻香鹦鹉粒米饭,桌上摆着的阿盘、盆里都是美味佳肴,让人目不暇接。

仆人排出碗筷,叮当金石响,杨缓笑道:“这还合你的口味?”

冯千秋道:“这便是做国宴都绰绰有余了,杨大人太破费了。”

杨缓指着一盘菜,问冯千秋道:“你可认得这是什么菜?”

这叶子翠绿,子如豆蔻,闻来一阵清香,冯千秋摇头,杨缓道:“这便是蘅芜了。”杜若也可以被叫做蘅芜,吃了可以明目。

冯千秋方点头,捉起筷子准备吃些,杨缓便问道:“你可知这蘅芜的典故?”

“不知。”

“当年武皇开边未已,志吐八荒,以为天下无不可成之事,李延年献歌曰:‘北方有佳人,绝世而独立。一顾倾人城,再顾倾人国。宁不知倾城与倾国?佳人难再得。’武帝心动,李延年遂献妹悦上,这李夫人当真国色,他的兄弟李广利,也因此得以统帅一方,但天不假年,这李夫人虽美貌,但却寿短,见她要早去,武帝想见她最后一面,可李夫人却掩住了她的脸,不让皇帝见她的面,你道是为何?”

冯千秋:‘为何?’

“她说,以色事人者,色衰则爱弛,她如今因病憔悴,武帝见了,必生不喜,故而掩住了面容,不让武帝见她,果然,这李夫人死后,武帝思念非常,一天梦到了这李夫人梦授蘅芜之事,后来请道士搜李夫人的亡魂,阴阳相见,传为佳话。”

古代说秦皇那是骂人的,但是汉武帝,那就参半,因为这两位皇帝都求仙访道,很多神仙故事都放在了他们头上。

冯千秋知道杨缓是意有所指,谢了杨缓一遭,杨缓笑笑,并不多说。

这冯千秋要是能明白,就此罢手,自然皆大欢喜,可要是他冥顽不灵,到时候也不要怪他。

勿谓言之不预!

男宠、宠妃,都是一个路子,但男宠还更麻烦些,男宠不能有子嗣。

冯千秋被杨缓这一个故事说了之后,回到府上,果真找了汉书来看,看其中的《外戚传》。

“老爷,屋外有人求见,说是锦衣。”

冯千秋:“锦衣军?来找我干什么?”心中一时有些害怕。

来人生得中等身材,其貌不扬,只是这胡须偏长,冯千秋道:“有事儿就快说。”

不是来抓他的,他自然气要高些。

这人笑道:“大人危险了。

冯千秋骂道:“我在这儿吃好,喝好,这儿连一只苍蝇都不能飞进来,你怎么说我危险?”

那人笑道:“大人吃了那杨缓的饭,岂不是危险?”

冯千秋皱着眉头,不说话。

那人继续道:“你道他是谁?他是五道将军,阎罗大王,好请的是鸿门宴,此番大人的丑事漏出来,他必杀大人无疑,所以我才为大人可惜啊。”

冯千秋听了,气息加重:“那你是什么意思?也想沾沾我这份霉运?”

那人笑道:“说起来,我和大人还真是一条绳上的蚂蚱,大人因为被人瞧出一桩机密,面临死路,而我因为瞧出了别人的一桩机密,也恐怕要身首异处,大人,说起来,我们还真是同病相怜了。”

门窗紧闭,冯千秋沉默不语,对面的人垂睑出神,也不说话。外头,草长莺飞,湖光闪烁,湖边的草地就像是大大绿色毡帽被镶上了银边。

天地一片安静。

“那你定有办法救我。”

听到冯千秋的话,那人露出了笑容,“小的姓吴,心中若没有了主意,也不敢来找大人了。”

冯千秋问是什么主意,这人道:“小人得知了一条消息,这杨缓和天地会有染,还是天地会的幕后老板,凭这一条,大人就有办法治他的罪,只消他了了账,大人再小心一番,过了这段时间,往后有的是逍遥时候呢。”

死道友不死贫道,好吧,让冯千秋放弃现在的锦衣玉食,他实在是做不到。

······

重华宫

“退。”太上张皇后将背躺到榻上,懒懒道。

苏皇后、周贵妃、吴贵妃、水澹月告退。

返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