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08 洞庭君山(1)33(2 / 2)

姒虞插嘴问道:“梦泽是什么地方?此地不是称云梦泽吗?”

风鸿笑道:“客人有所不知,大江以北称云泽,大江以南为梦泽。夏季涨水之时云泽梦泽连成片,因此叫云梦泽。“

风鸿所言,有许多连公孙也不明所以。四人有问有答,风鸿倒也毫不隐瞒。原来三苗是高苗、武陵苗、荆楚苗的统称;风鸿所属为武陵苗,居住在梦泽周围;荆楚苗在大江北边,居住在汉水之畔……什么叫汉水?我也不知道啊,云梦泽有汉水、沅水、澧水,我也没去过,都是听冠首说的。……哦,高苗在梦泽南边、沅水之上。高苗就是祖庙啊,三苗之源……

碍于风鸿学识有限,师徒三人终归只能听个了了。

次日清晨,风鸿告别渔娘,自己撑一竹筏带路,师徒三人乘舟跟随,出小溪、过赤壁——风鸿说当地叫赤壁,丹崖太绵朱峰太大,还是赤壁威武——沿着大江逆流而上。沿途依旧是江水汤汤,能挡住视野的不过是漂浮的蒲草;偶尔进入连片的蒲草,风鸿的竹筏带着帆船左拐右转,一会又来到宽阔的水面。路过一块芝麻洲,惊起一群飞鸟,在上空盘旋;随着竹筏帆船靠近芝麻洲,盘旋的飞鸟往下俯冲,抛下一团团鸟屎。早已带好斗笠的风鸿,望着手忙脚乱的师徒三人哈哈大笑。

过了芝麻洲,鸟群渐渐散去。风鸿在一座高地边听了筏,拿出一竹篓鸟蛋,对师徒三人说道:“这是我刚刚偷的鸟蛋,咱们就拿它当出气筒吧。”

洞庭山恰好在梦泽的泽口处,梦泽水从洞庭山东西两侧汇入大江。远远的,姒虞就知道那是洞庭山,因为在浩渺的烟波中洞庭山显得异常突兀。山虽不高,甚至不如良渚城内高台宫殿,但是洞庭山矗立在一望无际的水面,仿佛鸡群中的野鹤,又仿佛蒲草丛中的芦苇,那么引人注目。

风鸿领着帆船到了洞庭山南面的码头,就趁天色往回赶。岛山上绿树成荫,竹林成片,比船上的湿热之风清凉许多,师徒三人瞬间浑身清爽。奇特的是岛山竹子品类繁多,有紫皮青皮之分,也有方竹圆竹之别,更有绿色竹皮中斑斑黄点似乎被虫蛀过一般。

走不多远路边就有听到儿童嬉闹,一旁的妇女警惕望着三个外乡人。还是妘稗乐出马打招呼,询问冠首所在。妇女听到风鸿之名,倒是很爽快的让一孩童带路,前往冠首家。洞庭山不大,岛上住户倒不少,孩童领着三人经过好几处村寨,才到一个大寨子前。

寨子建在水潭边上,泽中有岛、岛内有潭,真是一个好地方。寨子屋舍密布,三人跟着孩童走街串巷,来到寨中心。中心是一个大广场,广场中间低四周高出两三阶台阶。孩童一指广场边的大房子,一溜烟就沿原路奔回。

大房子确实又大又高。沿路的民房有大有小,有些有门有窗,有些只见黑乎乎的门洞却不见有窗,房子大小不一但最大不过五步见方。眼前的大房子,足足有其他房子十间那么大,且屋顶之上还有一层小屋顶,是难得一见的双层建筑。大房子两侧的低矮小房子,与大房子用连廊连成一体。大小房子的墙壁都用黄泥涂抹的平整光滑,不似路上平房一般黄泥脱落露出内里的竹片。

门口一个壮汉正在修补竹篓,竹篓黑乎乎的一看就是常年被水浸泡,看样子是抓鱼的地笼。妘稗乐上前问道:“大叔,请问此地冠首可在?”

高苗文化在湖南洪江,距今7800年左右,其文化和技术都非常发达。据复旦大学考证高苗文化时期有过一次人口爆发,为现代中国人基因做出重要贡献,根据年代估算很可能是伏羲氏所在。至于北方各地的伏羲陵之类,一方面说明伏羲氏文化覆盖广,一方面也不乏附会。

返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