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零七章 我的姜林要来了107(1 / 2)

小满拍拍自己瘪瘪的小荷包,叹了口气,满是小忧郁。

一踏进家门,她便将布匹和棉花一股脑交给了娘亲,随即正色宣布:“我的小金库宣告破产啦,往后买肉的重任就落在各位肩上了!”周老爷子瞥了一眼老伴手中的布料和棉花,摩挲着烟斗,心中暗笑,这钱总算没白花。

他点头赞同,旋即转身对几个儿子吩咐:“以后你们卖汤时,先留一罐子,晚上热腾腾地给咱小满尝尝。

”众人纷纷表示赞同,周二郎更是一脸豪气:“我们还能把带肉的骨头打包回来,让小满解解馋!”于是,关于肉的问题就这样愉快地解决了。

在这个信息传播如同蜗牛爬的时代,周家人跟随着劳工丁的脚步做起买卖,除了每隔十天回家一趟的劳丁一家,几乎无人知晓这桩好事。

消息不胫而走的速度慢如龟速,因此在最初的四十多天里,周家几乎垄断了市场,收入稳定而可观。

劳工们在初次休息回家取干粮后,许多人便不再携带干粮,而是背着粮食,如稻谷或麦子,直接找周家兄弟交换热腾腾的现做干粮,再加上一碗肉汤,即便没有菜肴,也足以慰藉辛劳的胃。

当然,不乏有人动过心思,尤其是家中兄弟众多的劳工,也曾心痒痒,但心动与行动之间横亘着难以跨越的鸿沟。

许多人走到肉铺前,一打听价格便打了退堂鼓。

直到这股风从这个村庄吹到那个村庄,终于有胆大心细之人发现了跟在劳工屁股后面做饭也能捞金的秘诀。

于是,推着板车的小贩开始在各个劳工队伍后涌现,周家兄弟常跟的那两队也不例外。

这些后来者虽不如周家声势浩大,但他们有的用篮子保温馒头,火速送达;有的因为知道时间有限,故意压低价格,或者把馒头做得比周家的更大些,以此吸引顾客。

如此一来,周家的生意受到了不小的冲击。

周二郎虽有些遗憾,但也豁达:“能赚这么久,已是好运连连。

”周五郎的胃口却被吊起来了,抱怨道:“那我们还去吗?现在一天才赚两百文,菜卖不动,馒头和烧饼的销量也下滑,只剩下汤还能勉强维持。

”“去,为啥不去?哪怕单卖汤,一天也能赚上百文呢!”周大郎和周二郎不像弟弟们那样眼高手低,还不忘提醒:“大冷天的,窝在家里也没事做,还不如出门赚点钱。

老四,你可还欠着家里的账呢;老五、老六,你们不是天天念叨着要新衣服吗?出去一天,每人至少能分三十文,攒几天就能做一身新衣了。

周五郎不甘心地低下头,盯着自己的鞋尖,满脸的不乐意。

周老爷子一听,佯装生气,敲着板凳:“懒得你们,不想去就回家来,给我翻地去!”寒冬腊月,谁愿意去翻地啊?小满正啃着骨头,和侄子侄女们共享天伦之乐,闻言抬头,拍着手笑道:“好主意,回来帮我开垦荒地吧!哥哥们,我觉得四哥那片地太小了,我打算种的东西根本放不下,不如沿着那块地再多开一些?”她又提议:“五哥大概是嫌去的人多了,赚的钱少了,那咱们轮流去,今天三嫂和四哥出摊,五哥和六哥在家帮我开地,明天换五哥和六哥去,四哥在家干活,这样不就两全其美了?”

几个兄弟眼巴巴地看着老爹沉思片刻后,郑重地点了点头,“小满说得在理,要是单卖汤,咱们浩浩荡荡去那么多人,确实浪费资源。

就派俩人去得了,剩下两位留在家里忙活。

返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