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章 还债?(1 / 2)

小钱氏如同一只敏捷的猫咪,背着沉甸甸的背篓,脚步轻盈地穿梭在清晨的微光中,直奔学堂厨房那扇半掩的秘密之门。她小心翼翼地将背篓轻轻放下,仿佛里面装着的是春天里最娇嫩的花朵,而非她活泼可爱的小姑子小满。小钱氏一边温柔地将小满从背篓的“小窝”里解救出来,一边低语,那声音柔和得能融化初冬的第一片雪花:“小满,我的小宝贝,乖乖坐在这里,让大嫂去施展魔法,变出美味佳肴,随后咱们就踏上归家的小径。”

小满,这个机灵的小不点儿,听话地点了点头,闪烁着懂事的光芒。然而,当嫂子的身影一消失在厨房的炊烟之后,她便像被释放的小鹿,迈着她那双充满探险欲望的小短腿,直奔学堂的心脏地带——教室而去。

教室里,一群孩子正沉浸在古老智慧的海洋中,随着先生抑扬顿挫的引导,齐声诵读《千字文》,那声音宛如夏日溪流,清新悦耳。小满,这位未被邀请的旁听生,早已心中有数,熟练地搬来一块见证她无数偷窥时刻的石头,稳稳垫在脚下,瞬间化身成为好奇心旺盛的小侦探,双眼犹如夜空中最亮的星,闪烁着对知识无尽的渴望与好奇。

而坐在窗边、同样心不在焉的白二郎,在摇头晃脑之间,感受到了这股来自背后的“炽热”注视。他猛然回头,用一种“你又来了”的眼神狠狠回敬给小满一个警告的眼神。但这对小满来说,不过是一场无声的挑战赛罢了。她不仅以眼还眼,还附赠了一个俏皮的鬼脸,仿佛在说:“来呀,谁怕谁!”

白二郎的表情瞬间凝固,像是吃到了世界上最酸的柠檬,眼睛瞪得圆滚滚的。恰在此时,先生踱步而来,轻轻一拍他的脑袋,那动作既严厉又带着几分慈爱:“小子,心思放回来,书山有路勤为径!”小满在一旁目睹这一幕,差点没忍住笑出声,那份得意劲儿,就像刚刚赢得了什么了不起的比赛。她甚至大胆地向先生眨了眨眼睛,充满了孩童的顽皮与天真。

须发皆白的先生,面对这样的小满,只能无奈地摇摇头,嘴角却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。他选择了宽容,让这份纯真的热爱与好奇继续在窗口边绽放,随风飘入孩子们琅琅的读书声中。“今天,让我们一起探索《千字文》最后的宝藏,‘毛施淑姿,工颦妍笑’……学问无穷,勿做井底之蛙,记住那些辅助言语的精灵,焉哉乎也。”先生的话语,如同春雨般滋润着每一颗求知若渴的心灵,包括那个小小的、趴在窗口、眼里闪烁着星辰的小满。

在温暖的午后阳光里,一群稚嫩的声音如同悠扬的乐章,一句接着一句,朗诵着古老而智慧的《千字文》。小满,那个总爱趴在窗口的小家伙,也不甘寂寞地加入了这场知识的合唱,他的声音虽然带着几分婴儿肥特有的“小奶音”,却异常响亮,仿佛是夏日里最清脆的蝉鸣,让教室内的同学们习以为常,大家伴随着朗读的节奏,一个个摇头晃脑,沉浸在古老文字的魅力中,跟随着先生的引导,探索着学问的海洋。

自牙牙学语起,小满便与《千字文》结下了不解之缘,那些千变万化的字符早已深深烙印在他的心间。每当先生结束正式授课,转而指导年长学生的深奥学问时,小满就像一只获得自由的小鹿,轻巧地从窗台下的石块上一跃而下,迫不及待地奔向先生那充满墨香的居所,心中充满了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渴望。

夕阳西斜,当先生宣布放学的那一刻,穿过斑驳的树影,回到自己的居所,一幅温馨的画面映入眼帘——小满正认真地拖着比他还高的扫把,一丝不苟地清扫着门前的尘埃,小小的身影在余晖下拉出长长的影子,显得格外专注而可爱。完成清扫后,他又席地而坐,在一堆被先生遗弃的稿件中仔细挑选,像是在寻找失落的宝藏。

见到先生归来,小满的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,像展示战利品一般举起手中整理好的废弃稿件,“先生,您看!这些纸的背面还是干干净净的,完全可以用来练字呢!”他的脸上洋溢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资源的珍惜。

先生望着小满那双充满期待的眼睛,心中涌动着暖流,虽知那些不过是自己写作时留下的废稿,却也被孩子的纯真与勤俭所打动。“这些都是我在尝试撰写时文时不满意的作品,既然你喜欢,那就拿去好好利用吧。”先生的话语中带着几分无奈却又满含鼓励。

小满闻言,坚定地摇了摇头,眼中闪烁着坚持的光芒,“不,先生,我想先在这些纸的背面练习书法,等到每一寸空白都被我的字迹填满,那时我再考虑是否保留它们。至于这些写满了字的,才是我真正需要请教您的宝物。”他的语气中透露出超越年龄的成熟与决心。

先生最终被小满的执着所打动,微笑着接过那一堆稿件,轻轻放在桌面上,又指向旁边那一沓密密麻麻写满字迹的纸张,“这些你也可以带回去,如果遇到不认识或者不理解的字词,随时可以来找我询问。”话语中满是对小满勤奋好学的认可与支持。

小满听后,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,连忙点头答应,小心翼翼地将那沓宝贵的纸张折叠整齐,珍重地揣进怀中,仿佛怀抱着整个世界的财富。随后,他一蹦一跳地跑向厨房,去找正在为孩子们忙碌的大嫂小钱氏,空气中弥漫着饭菜的香气,预示着一天学习后的温馨家庭时光即将开启。

小满如同一只活泼的小猫,悄无声息地溜进了厨房,带着一脸明媚的笑容向正在忙碌的嫂子打了个俏皮的招呼。随后,他小心翼翼地捧起为先生精心准备的饭菜,那热气腾腾的香气似乎也跟着他的步伐欢快地跳跃起来,一路飘向先生的书房。

先生正襟危坐在书桌旁,眉头轻蹙,仿佛还在思考某个深奥的问题。见到小满进来,他微微一笑,手指轻轻一点对面那张铺着蓝印花布的席子,声音温和而带着几分不容拒绝的意味:“小满,不妨一道坐下享用吧。”

小满满脸稚气地摇了摇头,眼睛里闪烁着狡黠的光芒,“不了不了,我还是等会在厨房随便对付两口就好,这是特地为先生准备的,您先用餐。”说完,他还故意挺了挺并不怎么结实的小胸膛,显得格外认真。

先生见状,也不再强求,只是从盘中夹起一块色泽诱人、香气扑鼻的肉,缓缓递至小满的唇边。小满眼睛一亮,脸上绽开了灿烂的笑容,毫不客气地张开嘴接住,心满意足地咀嚼起来。然而,小孩子的心性哪里耐得住久坐,没过多久,他就开始东张西望,手脚不自觉地动来动去,最终还是按捺不住心中的野马,嬉笑着跑出了书房。

先生望着那道欢脱的身影,嘴角挂着一抹无奈却又宠溺的微笑,轻轻地摇了摇头,心中暗自感慨,却没有开口呼唤他回来。

小满一路小跑回到厨房,小钱氏见他归来,立刻停下手中的活计,用铲子仔细地刮下锅底那层金黄酥脆的锅巴,小心翼翼地盛在一只青花瓷碗里,递给小满。小满接过碗,乖巧的模样让人忍俊不禁,他大口咬下锅巴,咔嚓作响,那份满足感简直要溢出来。还不忘掰下一块,笑眯眯地塞进小钱氏的嘴里,两人之间洋溢着温馨与欢乐。小钱氏笑容满面,嘴里嚼着锅巴,连声说:“吃吧,吃吧,反正也没多少剩余。”

要知道,在这个学堂里,每一粒米都珍贵得很。一锅饭,锅巴若是厚了,就意味着学生们的餐食会减少,到时候他们饿着肚子可不成,小钱氏作为厨娘,自然要把握好这个微妙的平衡。她在学堂工作三年有余,对于如何控制火候,确保每顿饭都能让学生们吃得既饱又好,早已是驾轻就熟。

庄先生是村中首富白老爷特邀的教书先生,这位学识渊博的先生不仅给孩子们带来了知识的光明,这座学堂本身也是白家慷慨解囊,加上村里各家各户集资共建的成果,它不仅是学习的殿堂,更是承载着乡亲们对未来希望的地方。

在那个悠远而朴素的村落里,庄先生携着家中老少,踏上了一段教书育人的温馨旅程。每日清晨,阳光尚未完全揭开夜色的帷幔,他就已站在简陋却充满希望的学堂门口,迎接每一位怀揣梦想的学子,包括邻近两村那些渴求知识的目光。午餐时分,鉴于归家之路遥遥,孩子们的小腹难免咕咕作响,于是,庄先生心中涌起一股温柔的力量,决定以一种既有趣又实用的方式解决这个问题——每位学子只需贡献六斤米,外加区区三十文钱,便能在学堂享受一顿热腾腾的午餐,从此,饥饿与学习不再并行。

学堂的厨房,在那段时间里,几乎成了一个小小的奇迹发生地。庄先生的老妻,一位智慧且慈祥的妇人,掌管着这片天地。她巧手安排,与村民们交换新鲜蔬菜,利用学生们自带的米粮,偶尔奢侈一把,购入些许肉末,细心烹煮成一碗碗香气四溢的菜肴,温暖了每一个孩子的胃。月底结算,不过剩下二三十文钱,作为对自己辛劳的一点小小慰藉,她的笑容中满是对孩子们无私的爱。

家长们的心中,自然有杆秤,他们清楚地意识到,庄先生此举并非图利,纯粹是出于对学生们的深切关怀。毕竟,无论距离远近,孩子们放学归来同样需要一餐温饱。因此,即便是家在本村的学生家庭,也纷纷响应,慷慨地送上自家的粮食,共同编织着这份简单而又真挚的情谊网。

然而,命运总爱捉弄于人。随着庄先生的老伴因病离世,孙子们也被城里的儿子儿媳接去,学堂的厨房突然间显得格外冷清。面对这样的变故,庄先生并未退缩,毅然决定自掏腰包,以一百文的代价,请来了勤劳善良的小钱氏担任厨娘,继续维持这份简单的幸福。

白地主得知此事后,展现出乡绅的大度与仁心,不仅吩咐小钱氏退还所有费用给庄先生,还主动承担起聘请小钱氏的开销,并接管了学生们的米钱,只为了让庄先生能够无后顾之忧,全心投入到教育事业之中。

那时,小满尚在蹒跚学步前的懵懂时期,稚嫩得如同春日里初绽的花朵。小钱氏的到来,不仅为学堂带来了可口的饭菜,更添了几分家的温馨。她常常将小满和小儿子三头安置在背篓中,一边忙碌于灶台之间,一边还不忘从蒸腾的锅气中捏出软糯的饭团,喂给这两个小家伙,日子虽简朴,但孩子们脸上的笑容和日渐茁壮的体格,便是对这段时光最好的见证。

返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