年轻人玩彪学梗 《马大帅》又火了260(1 / 1)

沈阳,东北之巨邑也,自古繁华。今有游子自远方来,驻足于斯城之站,见大道三条,犹若天枢,东向、东北向、东南向,皆以站为心,辐辏而出。循东南之道行,未及二里,至环岛之广场,西出则新华路,再行五百步,乃至集贤街之口。街角有肆,夹于洗衣坊与律所之间,虽小,然门面墨绿,颇为醒目。

门额之上,红漆宋字五,赫然书曰“过时俱乐部”。下悬白木之板,明其业为咖啡。入内细观,方觉其异:招财鹿头之上,悬一黑红手包,字曰“中国北方航空公司”;披头士之海报与大卫·鲍伊之手办旁,悬波普风格之图,图上二人对坐,一者猪腰面、八字胡,一者墨镜遮目、骷髅T恤;鲍勃·迪伦之像与吉他音箱之角,有木手模型,食指弯曲,余指伸直。更有毛笔字“铁而不合”四字,随处可见。此皆异饰,皆源于二十年前之剧《马大帅》。

《马大帅》者,诞于甲申之年,述农民进城之事,以马大帅、范德彪为代表。因主演之春晚之名,剧情之幽默,甫播即受热捧,其台词更成人口头禅。继之两年,又推续集两部,成系列之完璧。岁月如梭,二十载矣,此剧非但未湮于时光,反在重温中被誉为神作,更因移动互联网及自媒体之兴,经文本解读与二次创作,衍为新兴之青年亚文化。其拥趸更以“马学”名之,以示其庄重。过时俱乐部之主理人,乃小石与小陈,皆沈阳土著。生于辛未之年,自幼观《马大帅》,每集皆熟,日常之乐,莫过于互抛梗接。己亥岁末,二人创此俱乐部,既为生计,亦为友聚之地。开业未久,忽有奇想,欲寻同好,共赏此剧。乃制牌一块,以扇形布局,书“SY市马学研究会总部”十字。此虽玩笑,然亦引来同好。友人见之,亦欲效仿,遂有六纬路分会、龙泉路分会、八纬路理事单位之设。然“马学会”之规模,并未如想象之盛,会员微信群中,不过三四十人。直至黛西之加入。黛西,鞍山人也,亦辛未年生,然与小石小陈异,去年始观《马大帅》。“吾初以为此剧仅为喜剧,去年观《漫长的季节》,感动不已,知辛爽导演乃《马大帅》之粉,遂借此契机了解之。观后方知,《马大帅》之意蕴深远,非止喜剧而已。”

黛西曾在BJ工作数载,期间创“理想主义”播客,偶以东北为话题,既为乡愁,亦为回望故乡之思。壬寅年归沈阳,再开“东北诗人”播客,专掘东北故事。去年十月,以《重温马大帅》为题,做一期节目,于查找资料时,偶知“马学会”之存在,遂主动联系小石小陈,欲在过时俱乐部做一期线下特别节目。此节目上传至小宇宙与B站,流量远超预期。因是节目,更多人加入“马学会”。今会员已逾三百,除沈阳本地爱好者,更有漂泊异乡之东北人,年岁横跨七零后至零零后。小陈为黛西设理事之职,黛西亦尽心尽力,策划“马大帅学术知识抢答”“经典片段cosplay重现”等活动。虽主打随性与娱乐,然“马学会”之意义渐显:“吾等共话一题,有封闭之语言模式,为热爱家乡之东北人,拥有一份话语权。”

不唯过时俱乐部,开原市人民公园东门之黑土咖啡,亦饰以《马大帅》之元素,尤以Citywalk地图为最,将剧中开原取景地一一标注,为巡礼者提供指南。呼和浩特市桃李巷三十三号之酒吧,则以《马大帅》为主题,从装潢至酒器,皆饰以范德彪之漫画形象,其特色啤酒更以“范德彪精酿”命名。凡此种种,皆见《马大帅》之魅力,深入人心,跨越时空,成为东北文化之独特印记。

2024年6月10日星期一于广州市越秀公园木壳岗

返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