端午过后 龙舟都去哪儿了283(1 / 1)

端午既过,龙舟竞渡之盛事,已入尾声。村中熙熙攘攘,经一番激烈之角逐,龙船景毕,众村始入藏龙酬神之序。龙船之制,首尾与身分离,藏龙之时,船身常隐于河道之泥下,而龙头龙尾则奉于祠堂或神庙,以祈神明庇佑。

广州天河石牌村,龙舟八艘,悉数藏于双岗龙船坊之水下。车陂、珠村等地,亦循古制,端午之后,龙船重归藏龙塘中。虽龙船已没于水底,然其故事仍流传不息,河涌之畔,热闹不减。石牌村民,闻藏龙之期将至,皆早早赴黄埔双岗龙船坊,择吉日而行藏龙之礼。旦日巳时,藏龙仪式始。村民袒露上身,涉水而入龙船坞。水缓缓灌入舟中,同时以木料支起船身,固定之。乃启船底泄水口之木塞,复以沙包压船,使船身没入水中。河水渐覆舟身,龙舟徐徐隐于水中,众人欢呼,知端午龙舟之盛事,至此告一段落。石牌三骏企业集团董事董炜炬言曰:“藏龙之举,乃保养龙船之古法也。”广东夏日长,阳光炽烈,坤甸木所制之龙舟,久晒易裂。为保龙舟长久,村民以湿润之河泥包裹船身,隔绝空气,使龙舟得以保存数十年乃至百年而不朽。

民间有言,藏龙之地,以杧树下为佳。因杧树多落叶,其下泥土养分丰富。龙舟藏于斯,船身愈发乌黑光亮。杉木所制之龙舟,则不必藏于河涌,常悬于船坞之上,或置于露天阴凉之地。

观龙舟藏于船坞,石牌村民池荣佳心怀期盼,翘首以望明年端午之期。彼言:“藏龙之际,众人皆感不舍,愿再扒龙舟二十日。今已屈指算日,盼早日再登龙舟。”扒龙舟之事,村民共为之。少长咸集,同舟共济,荣辱与共。自“四月八,龙船透底挖”之起龙仪式始,车陂龙舟节历五月初五,最长不过初六。广州市级非遗传承人苏应昌,于节期间负责龙舟赛事及龙舟饭等诸事。今年“深涌杯”赛事,备受瞩目,盖因时隔三载重启,且坚守本村人扒船之传统。村中少年,昔日十五六岁,今已成长为十八九岁之青年,依村规,终可独自上船扒龙舟。虽技艺未精,却为龙舟注入新活力。潘剑明曰:“常携孩童同登龙舟,感受扒船之摇曳。此等小动作,积年累月,将影响孩童一生对龙舟之态度。”藏龙既毕,端午龙舟之盛事虽告一段落,然文化传承之活动,绵延不绝。董炜炬言:“端午龙舟节,虽有时限,然舞龙舞狮等活动,更为灵活。每逢暑假,祠堂皆有教练教习青少年舞龙醒狮等传统文化。今年石牌村更举办裹粽、煮龙舟饭等活动,使村民深感端午之气氛。”扒龙舟之事,异于足球篮球,乃水上之运动,颇具危险性,且训练枯燥。然村民不辞辛劳,白天工作,夜晚训练,可见其对龙舟之热爱。村中青壮年,接过老一辈之船桨,继续传承龙舟文化。

龙舟藏于泥中,乃传统之保存方法。坤甸红木所制之龙舟,泡水中则坚韧,惧阳光暴晒。亦有龙舟以白蜡树、沉香树制之,防腐防水性能俱佳。河泥包裹龙舟,如敷“抗氧”之泥膜,隔绝空气,使龙舟得以长久保存。此皆古人之智慧,流传至今,仍为村民所珍视。

返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