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八章 陈宫叛变引动乱34(1 / 2)

韩馥将冀州拱手让给袁绍后,铁哥们鲍信对曹操他说:“袁绍身为盟主,专谋私利,自行生乱,不费吹灰之力拿下冀州,必会助长其野心;公孙瓒被他摆了一道,憋了一肚子火,两人肯定会开干,我劝你别去趟这个浑水。”鲍信的话曹操听进去了,没有跟着袁绍去界桥凑热闹。

界桥会战,袁绍打败了公孙瓒,鲍信又来找曹操谈心了,他对曹操说:“袁绍很有可能会成为第二个董卓,我们实力不如他,不能抑制他,为了防止他把我们的部队给收编了,我们要去黄河以南发展。”

曹操十分赞同鲍信的看法,这时,黑山军进攻东郡,太守王肱不能抵御,曹操主动请缨,袁绍同意了,曹操趁机率领全部人马进入东郡。曹操在濮阳击败了黑山军白绕部,袁绍举荐曹操为东郡太守,朝廷准奏。

曹操上任后,黑山军仍在东郡频繁活动,曹操率军痛击,他兵分三路,一路大张旗鼓的挺进顿丘,吸引黑山军主力;一路突袭黑山军大本营;一路埋伏在黑山军大本营附近的山路两旁。

于毐率军扑向顿丘,中途得报大本营被袭,立即率军回援,快到大本营时,遭到伏击,死伤惨重,四散溃逃,曹军乘胜追击,将黑山军赶出了东郡;搞定了黑山军后,曹操集中兵力讨伐四处劫掠百姓的南匈奴部落,于夫罗大败,率残部逃出了东郡。

搞定了所有的敌对势力,曹操在东郡站稳了脚跟,从陈留起兵打拼到现在,曹操终于有了一块自己的地盘了,就在他准备好好治理东郡时,一件改变了他命运的大事发生了:他的上司兖州刺史刘岱在和青州黄巾军作战时一命呜呼了,这就好比某个高官因公殉职了,这,绝对是一个轰动全国的新闻。

青州黄巾军是一支与众不同的农民起义军,他们拖家带口,士兵和家属总人数达百万人以上。青州黄巾军本想北上与黑山军会合,结果被公孙瓒的幽州铁骑暴虐,窜到了兖州。

公孙瓒打黄巾军像砍瓜切菜一样轻松,刘岱想当然的认为他的部队也是正规军,他也可以轻松搞定黄巾军。黄巾军窜到东平时,刘岱准备带兵去“砍瓜切菜”,鲍信劝他不要出击,他说:“敌军有百万之众,靠抢劫供应军需,我们应固守城池,敌军求战不得,攻城不下,势必离散。他们是穷寇,你这时去打他们,他们为一定会以死相拼。”刘岱不听,忘记了孙武的话——穷寇莫追,贸然出击,结果……

刘岱战死沙场,兖州官场炸锅了,视黄巾军为洪水猛兽,闻之色变,谁也不愿当出头鸟。曹操的下属东郡人陈宫对曹操说:“刺史死了,州中乱成了一锅粥,与朝廷的联系也中断了,朝廷无法委任新的刺史。我去说服州中主要官员,让他们同意你来当一把手。”

于是,陈宫前去劝说别驾、治中等主要官员,他对他们说:“现在没有人来主持州政,曹操的部队很能打,假如迎接他做刺史,必然能使百姓安宁。”曹操的铁哥们鲍信举双手赞成,给曹操站台拉票,绝大多数官员都同意了,鲍信与陈宫来到东郡,迎接曹操赴任。

曹操能被大家推举,他还是很有很多优势的:一是他刚击败了黑山军和南匈奴,他的部队的确很能打;二是他有一定的知名度,他首倡义兵讨伐董卓,在“汴水之战”中,别的诸侯都惧怕董卓的凉州兵,按兵不动,曹操不怕,敢于出击;他在官场口碑不错,得到了清流的广泛认可;三是他在兖州有一定的影响力,他做过顿丘县令,首倡义兵的地点在陈留,陈留太守张邈是他的故交,济北相鲍信是他的铁杆支持者。

出任兖州刺史是曹操人生的一大步,为他的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从事后诸葛亮的角度来看,他当初选择在陈留起事时,就想把兖州作为根据地,高筑墙,广积粮,缓图大业。

曹操入主兖州后,任命鲍信为幕僚长。为了尽快剿灭黄巾军,帮曹操树立威望,鲍信给曹操献了一个诱敌深入之计:曹操和鲍信率军去攻打黄巾军,假装不敌,把黄巾军引入埋伏圈,一举歼灭。结果,黄巾军确实被引入了埋伏圈,但是,部队没有埋伏到位。曹操和鲍信奋力突围,鲍信为了救曹操,打着曹操的旗号引开了黄巾军,曹操侥幸脱身。曹操回去后立马将负责布置伏兵的人员尽皆处斩。为了稳定军心,鼓舞士气,曹操严明军纪和赏罚制度。

鲍信没有逃脱,力战而死。曹操重金悬赏寻找鲍信的尸体,最后还是没找到,只好命人雕刻了一个鲍信的木像,鲍信的木像入棺时,曹操亲自去祭拜,扶棺放声大哭。

曹操为了给鲍信报仇,主动出击,连设奇计,每次都有所斩获,杀伤不少黄巾军。曹操虽然兵力不占优势,但是,他很擅长打伏击、搞奇袭,打了几场胜仗后,双方限于僵持。

这时,朝廷来横插一杠子,掌控朝廷的李傕得知刘岱殉国后,让汉献帝任命金尚为兖州刺史,曹操怒不可遏,在金尚赴任途中,派军截杀,金尚逃走,投奔了袁术。

曹操的兵力远逊于黄巾军,就在他和黄巾军陷入僵持的时候,黄巾军首领主动伸来了橄榄枝。人生往往就是这样:但行好事,莫问前程,不带功利心的去做正确的事,正确的做事,行善积德,积攒人品,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。

黄巾军首领给曹操写了一封信,他夸曹操是个好官,对曹操在济南相任上“严惩腐败官员,狠刹祭祀之风”非常钦佩,希望曹操给黄巾军一条生路,他不想和曹操为敌,愿意跟曹操和谈。

一“信”惊醒梦中人,黄巾军头目说出了百姓的心声:百姓如果能够安居乐业,谁会起兵造反?黄巾军中有济南的百姓,想当年,曹操为了维护他们的利益,严惩腐败官员,如今却和他们兵戎相见,曹操陷入了沉思:征讨黄巾军意义何在?为腐败不堪的皇室拼命值得吗?天下大乱,民不聊生,百姓已经够苦的了,曹操决定和黄巾军化干戈为玉帛,曹操回信告诉黄巾军头目,他愿意和谈。

曹操的最大筹码是兖州有大量闲置的无主之地,因为战乱,很多土地的主人死了,大把的地荒着。为了让黄巾军诚心归顺,曹操给出了优厚的条件:给黄巾军发放土地,不摊派徭役,士兵家属负责耕种,士兵只负责打仗。出于对曹操的绝对信任,黄巾军只提出了一个要求:不听朝廷号令,只听命于曹操。公元192年冬,青州黄巾军归顺曹操。史载:受降卒三十余万,男女百余万口,收其精锐者,号为青州兵。

曹操收编了三十多万青州黄巾军,将它改组成政府军——青州兵团,上百万的黄巾军家眷源源不断的为“青州兵团”输送兵员,曹操的军事实力得到了极大提升;黄巾军带来了大量农具、耕牛,这为曹操后来推行屯田、大力生产粮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

黄巾军被曹操摆平了,曹操在兖州站稳了脚跟,有了兖州这个大本营,从此,在群雄割据的东汉末年,曹操有了一支只听命于他的武装力量,有了割据一方、争夺天下的本钱。

东郡太守桥瑁和兖州刺史刘岱相继殒命,曹操成功“捡漏”,曹操这一路走的出奇的顺利,青州黄巾军为什么要和刘岱死拼,不和曹操死拼,归顺了曹操?从关东诸侯的视角来纵观全局,不难发现:曹操入主兖州的背后,有一只“幕后大手”在暗中推动,这只推动曹操入主兖州的幕后“大手”就是袁绍。

袁绍跟曹操是发小,他很喜欢小兄弟曹操,带他干了不少糗事,两人一起抢过别人的新娘,一起翻过别人家的院墙,一起抢别的小朋友的东西分过脏,一起挥剑上过战场。讨伐董卓的时候,老大哥袁绍是讨董联盟盟主,其他诸侯畏敌不前,曹操为了给老大哥长脸,他:一马当先讨董卓,汴水一役险殉国。五千兵马输精光,曹洪让马才得脱。

曹操出任东郡太守之前,桥瑁是东郡太守,他是桥玄的儿子,桥玄丝毫不掩饰对曹操的欣赏,曾当着曹操的面夸曹操:“天下将乱,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,能安之者,其在君乎!”桥玄很欣赏曹操,斥巨资赞助曹操,他的儿子桥瑁与曹操和袁绍关系很好。关东诸侯讨伐董卓时,兖州境内的桥瑁、山阳太守袁遗、泰山太守应劭、济北国相鲍信等人皆是袁绍嫡系,由此可见,袁绍对兖州具有相当的掌控力。

不久,桥瑁被兖州刺史刘岱弄死了。《三国志·武帝纪》记载:“刘岱与桥瑁相恶,岱杀瑁,以王肱领东郡太守。”刘岱任命的东郡太守王肱被黑山军打跑后,袁绍表奏曹操为东郡太守。

刘岱搞死了好兄弟桥瑁,袁绍很生气,但是,真正让袁绍决定除掉刘岱的原因是刘岱背信弃义,袁绍一开始和刘岱关系还是挺不错的,袁绍为了对付公孙瓒,拉拢刘岱,把老婆孩子都送到刘岱那里了,让他代为照顾。刘岱后来见公孙瓒大有灭掉袁绍之势,想把袁绍的老婆孩子送给公孙瓒,巴结公孙瓒,最后被程昱劝住了。袁绍岂能咽下这口气,决定搞垮刘岱。

于是,袁绍开始布局:公孙瓒的堂弟公孙越帮助孙坚攻打九江太守周昂时不幸阵亡,公孙瓒赖上袁绍,扬言要攻打袁绍,袁绍知道公孙瓒在“碰瓷”,此时,青州黄巾军侵入了渤海郡,袁绍干脆把渤海郡送给了公孙瓒,一方面是向公孙瓒示好,想与他和解,一方面是借刀杀人,让公孙瓒火拼黄巾军,黄巾军大败。

在袁绍的驱逐和“引导”下,黄巾军流窜到了兖州。刘岱被黄巾军围困时,离刘岱较近的泰山太守应劭、东郡太守曹操、山阳太守袁遗皆坐视不理。袁绍除掉了刘岱,被其视为心腹的曹操,成了新任兖州刺史。

兖州北面是袁绍的势力范围,西面是故交陈留太守张邈的地盘,东面和南面是徐州牧陶谦的地盘。公元193年初,下邳地区有个地头蛇胆大包天,仗着手下有几千名打手,不知天高地厚的自称天子,陶谦和这个地头蛇联手进犯兖州的泰山郡、任城郡,劫掠百姓。

返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