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九十三章祖坟塌了293(1 / 2)

“放心。”李观棋淡淡道。

李怀谦“没头没尾。”

李观棋笑了笑“陛下和娘娘能懂的。”

李怀谦:还打哑谜!

……

懿安宫。

顾笙得知大理寺少卿柳贺接了李殊溺亡一案,心下微微有些诧异。

不是诧异于柳贺接手,是诧异于李家主动报官。

官宦之家发生此等事情大都是尽可能遮掩,将其对家族的影响降到最低,最好无风声传出,更莫说是文官清流之家了。

“朕觉得是好事。”萧砚随一目十行批阅奏疏,头也不抬道。

“柳贺介入,不论查出怎样的结果,总归占了公平公正二字,李家上下也会更信服些。”

“若是李阁老亲自处理此事,司五姑娘指不定会对着李二郎吹什么枕边风呢。”

“早些水落石出也早些尘埃落定,秋闱近在眼前,影响了李三郎科考就不好了。”

顾笙觑了萧砚随一眼。

倒也是很有道理。

不管怎么说,萧砚随是舍得动脑子了。

“笙笙,朕发现各州府官员清闲无聊的很,竟还有闲情逸致关心挂念朕是否吃得饱睡的香住的安稳。”

“奏疏千里迢迢送入京,就为了嘘寒问暖。”

“但凡他们把这份嘘寒问暖用在当地百姓身上,大乾早就国泰民安河清海晏了。”

萧砚随啪的一下把奏疏拍在案桌上,气势汹汹道。

顾笙上前,扫了一眼。

洋洋洒洒,引经据典,力透纸背。

字好,遣词造句更是上佳,就是内容……

颇为一言难尽。

顾笙勾勾唇角“勉强也算是忠君吧。”

“你可以批复风调雨顺否,吏治清明否,百姓安居否,两袖清风否。”

“他们嘘寒问暖以示忠君,你一连四问表礼贤下士。”

萧砚随撇撇嘴“不问也知道答案。”

“两袖清风爱民如子的官员没时间跟朕来这套虚的。”

“朕把这些人记下来,年底吏部考核评定时,特别关注一二。”

顾笙:……

这些官员拍马屁拍在了马腿上。

萧砚随又重新埋首奏疏,一本又一本。

帮谢逾缓解压力,他是认真的。

时间一点点的流逝,萧砚随捧着一本奏疏,皱眉抬头“笙笙,看看这个。”

江东丹阳郡郡守的奏疏?

江东丹阳,是谢逾和谢霜霜的祖籍。

盛满年少回忆,也载满绝望痛苦的故乡。

她还清清楚楚的记得谢霜霜讲述下的荒年惨状。

霜霜说,从先皇乾熙十五年起,丹阳郡每逢雨季,雨水连绵,洪涝不断,郡南古堤久废不缉,洪水过境后蝗虫肆虐瘟疫横生,百姓颗粒无收,哀鸿遍野。

遭难的百姓白土并干泥当成饭食,咽不下去也得咽,每吃一口满嘴里粘一圈,咬牙合眼硬生生噎下去。

咽下去了,肚子是填饱了。

可这比饮鸩止渴还可怕,逃荒路上多的是手脚肿胀,肚子隆起之人。 进了肚子,出恭难如上青天,最后肚胀而死。

返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