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三章 明教来了23(1 / 2)

四月煦暖的阳光如同金线编织的软毯,轻柔地铺展在宽阔平整的官道上,蔚蓝天空高悬于无尽的天际,宛如一块洁净无瑕的翡翠,连绵起伏的山峦沉浸在春日的怀抱中,翠绿的嫩叶逐渐丰满,透出一股万物勃发、生机盎然的喜气。

赵庆雇了车马,正行在官道上,离城不远便是荆山余脉‘岘首山’。

此地山傲而险,岭小高也;自然风光秀丽优美,又是依山傍水所在。

古时有晋人‘羊祜’镇守。期间颇有政绩,深得民心。羊祜逝去之后,人们对他念念不忘,为了永久纪念他的功绩与德行,便在岘首山上建立了祠庙,并树立了一块石碑,即著名的“堕泪碑”。

唐代大诗人‘孟浩然’应进士不第选择归隐,被世人尊称为“孟襄阳”或“孟山人”。在襄阳的那段时光里,孟浩然沉浸于山水之间,时常漫步至岘首山,登高望远,寄情于山水之中。

赵庆一行人快到山脚下时,一众人下了马车,见此巍峨雄壮的山川秀丽,心情难免大好啊:

日头不晒,

手头不紧,

几人成群,

游山玩水。

哎,生活多的是惬意啊!

一路推着三娘到了山脚下,看着眼前不断延伸的台阶,心道‘不好’。

“少爷,这路尽是台阶,如何推的小姐上去。”

哎呀,自己这猪脑袋,没事来爬什么山,这三娘腿脚不便不好爬山的,转而对着三娘似有歉意的说道:“三娘,要不咱换个地吧,此沔水旁的渔梁也是不错,哪里地势平坦,也是个好去处,怎么样?”

三娘听闻只是摇了摇头,微微一笑道:“不要,这山上风景好,我就要去这里”

“好是好,但这台阶实在难行,如何能推的三娘上去啊。”赵庆挠了挠头,满脸无奈。

“你背我上去。”三娘话音刚落,眸中闪烁着狡黠又期待的光芒。

赵庆闻言愣住,苦笑道:“我?三娘可玩笑不得,再生条腿我也背不动啊。三娘若是喜欢,改日再来吧。”

“不要,我就喜欢这里,你不背我我就自己爬上去。”三娘的眼神如春水般清澈明亮,心跳声似乎都变得格外清晰。

“我...你...好吧,三娘要去便去,只是背不动了,三娘可别恼我。”

三娘一汪春水眨也不眨的看着赵庆,倒是让赵庆一阵莫名其妙,感觉像上了贼船一样。

四轮车倒是不重,赵庆还专门减轻了重量,自当有王宝背着。

赵庆背负着三娘,步步稳健地走在陡峭而狭窄的台阶上,竟然还感觉越走越轻松,这三娘体态圆润丰满,可是赵庆背在身上,除了那两坨棉花团子感觉清晰外,身上所背似无一物。

白日遇鬼,撞邪了吗?

“三娘,三娘。”

“什么事啊?”

“怎么感觉你最近轻了不少。”

“你怎么知道我轻了。我最近吃喝不愁,倒是胖了不少。”

“胖了吗?”

“嗯,确实胖了。”

“哦,胖了好,胖了好。为何除了那两坨棉花,我怎么感觉不到你的重量呢?就像背着一团空气似的。”

“就知道问我,我哪里知道为什么你会有这种感觉,我又没背过自己”

赵庆在心里犯起了嘀咕‘我背的是你,不问你问谁。’

“王宝,怎么样,你一个人驮着四轮车累不累啊?”

“谢少爷关心,王宝不累的,不过要是再加上什么东西,王宝可就真的背不动了。”

莫名其妙,谁让你加东西了。

“湘舞,你拿的什么。”

“少爷,这是食盒,里面装的是酒水和几样精致小菜,您要不要尝尝吗?”

“不用了。”

一行人行至半山腰时,发现了一片宽阔平坦的空地,周围绿树环绕,视野开阔,显然这里常有行人驻足欣赏风景。此时日头正高,正是歇息的好时候,于是赵庆决定在此处停留,吃些携带的食物,喝点水酒解乏。

三娘趴在赵庆坚实的肩膀上,眼神中充满了依赖与柔情,她一直目不转睛地注视着他。赵庆感受到背后的目光,微笑着说道:“三娘,你看这地方风景极好,我们就在这里歇息一会儿,再吃些水酒吧。”

“嗯,那你就把我放下来。”三娘轻声回应,话语间透出期待与喜悦。

安排一行之后,赵庆一人来到半山腰上眺望远方,襄阳城尽收眼底,好气派的古城啊。

赵庆伸开双臂,感受着天地温和、徐风过面,全身沐浴在白日暖阳下,一种不可言语的畅快感觉袭扰全身。

不知何时三娘也来到赵庆身旁,看他思绪遨游在这天地间,身上溢出一片安祥之气,不禁也醉了几分。

盘旋的苍鹰正要和这上天比个高低,迎风展翅直欲挂上九重霄。奈何上苍无情,天道茫茫,万物皆为仓中一粟,岂是你这人间凡物可以攀比的。

‘嗷...’一声悲凉的鹰唳,似在诉说着心中的不甘,却打破了这一刻的宁静。

睁开眼睛,看到三娘不知何时来到身边“三娘也喜欢这景色吗?”

三娘轻轻摇头,没有言语,只是静静地陪伴在他身边。

返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