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4章 落井下石145(2 / 2)

视线重新转向裴靖,她的回应更令人好奇。

裴靖瞥了徐子烨一眼,抬腿绕过此人,准备将奏疏交到张赋秋手中。

正当这时,有人遽然发声质问,“裴监察可有证据证明吗,诬告同僚当笞百,罚俸且流!”

裴靖回头一看,略放下心来,说话之人原来是大理卿钟离清和。

“有。”她展开数书示与众官,“陛下,臣有越州郎县、繁县县令,泉州走泉县县丞、海角县主簿,象州长史、从南县县尉、澄雍县主簿等一十三人手书劾状为证。”

表奏字句无一不清楚,一则如何因上表状告盛瑾安私征徭役而坐贬琼州知远县,一则如何因弹劾徐子烨忤逆上司而遭贬斥外放,一则被举荐升迁却因上计成绩为人顶替而无故连贬三级……实名之侧官印赤红夺目,白纸黑字比徐子烨几滴虚伪的眼泪更令人痛心疾首。

唏嘘顿时四起,愤声频频,然却无人附和。

不过如此。

裴靖在心里嗤笑一声,转身再次走向张赋秋。

“陛下,”钟离清和跨步出列,快步挡到她面前,手捧一张状纸,“官印无假,证据确凿,臣请陛下着令细查!”

此人一发言,堂中喧嚣立止。

裴靖神色一顿,悄悄瞟了钟离清和一眼,不知今时今日的大理卿仍是名副其实的正直无畏还是另有目的。

她只知其人与林正和关系不错,与宋鹤的关系比之前有所疏远,貌似二人之间有些误会,传闻说是因为政见不合,不过未至龃龉拮抗的地步,想来大致方向还是契合的。

文御眼毒,看人多半很准,他对这位大理卿颇为青睐,如此看来应当是自己人。

裴靖停住脚步,想听听此人接下来会怎么说。

然而徐子烨却抢先发言,高呼“冤枉”,称状纸所言皆虚妄欺君之词,纯属构陷,乃政敌指使小人蓄意报复,只差指着裴靖的鼻子骂“你是谁家马前卒”。

宋鹤脸色一暗,欲起身离席,谁知相邻的杜鉴不小心碰掉了案上的纸张,正弯腰去捡,手掌刚好压在他的袖子上,他一下没能站起来,只好暂且坐回去。

“陛下,”盛元济声色沉沉,始开尊口,他未曾起身,仍端坐席上,口中虽唤文御,视线却不在于文御,而在裴靖身上停留片刻后移向了别处,“臣以为,天高路远,道途曲折,耳食之论以讹传讹乃惯有之事,片面之言不可尽信。”

下一刻,堂中齐齐呼道,“臣等附议。”

钟离清和上前一步,“陛下,铨选事关数万官吏仕途调动,不可轻忽,宁可信其有,不可信其无,况且人证物证俱全,理当据此彻查!”

杜鉴离席一礼,“话虽如此,可若只凭三言两语便信其有,岂不令忠臣心寒?望陛下三思。”

宋鹤再度起身,“陛下,臣附议大理卿所言,既然身家清白,何不以此自证?”

“臣附议。”林正和紧随其后,他是吏部尚书,吏部出了事他也脱不开干系,不能坐视不理。

见宋鹤一方略占上风,南士立即接连出列,或是认为不如意者激愤之言不可尽信,或是要求先查外官再查吏部,或是声称国难当头不宜再生事端……总之并不赞成就此处罚徐子烨,毕竟徐氏乃谱牒之家,是南士一派中不可或缺也不敢得罪的人才。

“陛下,”个头小巧如猢狲的温如晦迫不及待地跳出来声援,急促尖锐的嗓音回荡在大殿之中,“清者自清,若常为谣言奔波,岂不误了正事?”

终于等到你了。

见其发言,裴靖暗中偷笑,无论赞成与否,堂上无一胆敢一锤定音地说她“造谣生事”,而温如晦惯爱以“其人造谣”为己辩护,先前御史台和伊喆频繁弹劾温其玉时便总如此辩驳。

不过那时温氏父子还有盛元济护着,弹劾之人亦同温氏沾亲带故,不过小打小闹,最后都不了了之,今时不同往日,这是裴靖好不容易等来的机会,温如晦是计划中很重要的一环,自然不能放过。

“温侍郎的意思是说下官在造谣吗?”不等温如晦回答,她立刻向文御请命,“陛下,臣愿与温侍郎一道彻查此案,若事实确如臣所言,请治工部侍郎温如晦诬告同僚之罪!”

返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