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让烧秸秆仅看守干部餐食费就10多万元,最后还是烧了537(1 / 1)

东北之地,广袤无垠,农田遍布。农民收获之后,秸秆堆积如山,每逢秋日,皆点燃焚烧,火光冲天,烟雾弥漫。千年以来,此已成惯例,秸秆焚烧,既为清理田地,又为取暖之用。

然近年来,官府下令禁止焚烧秸秆,以防治大气污染。农民虽遵令而行,却面临诸多困扰。秸秆之处置,成为难题。或翻埋还田,冀望其滋养土壤;或离田利用,变废为宝。然此二者,皆有弊端。秸秆还田,农民以为良策。然东北之地,冬季严寒,秸秆难以腐烂。次年插秧,水稻烂根,玉米虫害频发。农民无奈,只得增加化肥农药之用量,以保收成。而连年还田,又致土壤板结,插秧机陷车严重,劳民伤财。至于离田利用,虽可增加秸秆之附加值,然运输成本高昂,处理流程繁琐。农民心有余而力不足,终致部分秸秆仍被焚烧。官府虽严令禁烧,然农民之困境,亦应体恤。秸秆焚烧,虽污染大气,然千年之传统,非一朝一夕可改。官府当深思熟虑,调整政策,多找“出口”,使秸秆得以妥善处理,既保环境之清洁,又解农民之困扰。

而今之禁令,似有多此一举、一刀切之嫌。秸秆之利用,应因地制宜,因时而异。官府当与农民共商对策,共谋发展,方能实现双赢之局。

返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