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章 公孙瓒自取灭亡31(1 / 2)

韩遂叛乱时,公孙瓒率乌桓骑兵前去支援张温平叛,因朝廷拖欠军饷,乌桓骑兵半路撂挑子不干了,前中山国国相张纯图谋篡汉,怂恿乌桓骑兵头目丘力居、前泰山太守张举造反。张举、张纯、丘力居三人起兵后,劫掠百姓,士兵如滚雪球般迅速发展到十万人。叛军侵入青州、徐州、幽州、冀州,公孙瓒率军平叛,寡不敌众,无法抵御。

朝廷派刘虞再度出任幽州牧,刘虞采用怀柔政策安抚乌桓叛军头目丘力居,一边重金悬赏缉拿张举和张纯,最后成功平叛。

公孙瓒和刘虞在对待乌桓等北方游牧民族问题上有巨大分歧,两人矛盾日深,最后兵戎相见,公孙瓒俘虏了刘虞,诬陷迫害刘虞。

幽州牧刘虞死后,公孙瓒全面掌控幽州军政大权。公孙瓒独揽大权后,独断专行,骄横跋扈,打压幽州有才华的名门子弟,把他们全部迁往穷苦之地。有人问他为什么要这么做,他说:“这些名门子弟大富大贵,他们认为这一切都是自己应得的,我要让他们尝尝苦头,让他们知道他们的命运掌控在我的手里。”

公孙瓒亲小人,远贤臣,公孙瓒和算卦的刘纬台、布贩子李移子、商人乐何当三人结为兄弟,这些人因有公孙瓒的庇护,胡作非为,搜刮民脂民膏。

刘虞非常信任的宠臣田畴听说刘虞死了,快马加鞭从长安赶回,在刘虞坟墓前拜谒,写悼文纪念刘虞。公孙瓒知道后大怒,将田畴抓了起来,对他说:“你为什么到刘虞的墓前去哭,为什么不把悼文给我看?”

田畴说:“汉室衰败,人人怀有异心,只有尽忠报国,没有失掉忠信的节操。我文章中没有说将军什么好话,所以没有送上。将军杀了德高望重的刘虞,如果还要与忠义的臣子为仇,燕、赵地区的士人都会投东海而死,还有谁来跟随将军呢?”公孙瓒因为田畴回答的理直气壮,没有杀他,把他关起来,禁止他与故人来往。有人对公孙瓒说:“田畴是个义士,您不礼待他,还把他关了起来,恐怕会失去民心。”公孙瓒听后,把田畴放了。

刘虞死后,其旧部齐周、鲜于银等人誓要给他报仇,集合鲜卑、乌桓等游牧民族兵马,讨伐公孙瓒部将邹丹,邹丹战败身亡;乌桓国峭王联合鲜于辅、刘虞之子刘和、袁绍部将麴义攻打公孙瓒,大破公孙瓒于鲍丘,公孙瓒部队阵亡两万多人。此后,公孙瓒屡战屡败,逃回易县坚守,开置屯田,两军相持一年有余。麴义军粮尽,士卒饥困,率军撤退,公孙瓒乘势出击,击败麴义。

后来,久旱不雨,蝗灾泛滥,饿殍遍野,甚至出现了人吃人的现象。公孙瓒不恤百姓,欺压人民,民怨沸腾,代郡、广阳、上谷、右北平百姓纷纷起义,杀死公孙瓒任命的长官。

面对袁绍等人的围剿,公孙瓒在易县坚守不战,加固城池,修筑高楼。公孙瓒先挖了十层围堑,然后在围堑中建高楼。公孙瓒在堑的正中盖了一座十丈高的高楼,供自己居住,并在里面囤积了三百万斛谷。公孙瓒居住在高楼中,令七岁以上男性不得进入,只与妻妾住在里面,公孙瓒让妇人练习大声说话,使声音能传出数百步,用来传达命令。

公孙瓒深居简出,夜夜笙歌,疏远宾客,身边没有一个亲信。其部将劝他主动出击,他说:“以前,我把游牧民族打的落荒而逃,把黄巾军打的一败涂地,那时,我以为天下可以迅速平定,直到今天,天下依然战乱频频,让群雄自相残杀去吧。我决定休兵,种田畜谷,度过荒年。现在,我积谷三百万斛,等军粮吃完之时,审时度势,再出击也不迟。”

公孙瓒欲长期固守易京,坚守不战,袁绍写信给公孙瓒,想与他和解结盟。公孙瓒不予理睬,他对长史关靖说:“四方龙争虎斗,没有人能在我的城下和我打持久战,袁绍又能把我怎么样?”

不久,袁绍率兵攻打公孙瓒军,公孙瓒帐下一名大将被围,公孙瓒不肯相救,他说:若去救他,以后其他将领一遇到困难,都只想着等救兵而不肯力战。现在,我不去救他,以后,其他被围困的将士自会竭力自救。”从此,只要袁绍率军发动进攻,公孙瓒的将领考虑到公孙瓒不会来救,或降或逃。

不久,袁绍攻到了易京城下,公孙瓒派儿子公孙续向黑山军求救,想率兵冲出重围,仰仗黑山军,切断袁绍军的后路。长吏关靖劝他:“将士都怀叛离之心,无力再战,他们之所以能固守是顾惜他们的老少,把将军您当成主心骨,将军如能持久坚守,袁绍自然会退兵,若将军弃易京而走,易京覆灭弹指之间,将军失去根基,怎么成就事业呢?”公孙瓒听从了关靖的建议,没有离开易京,等其子搬救兵,内外夹攻袁绍。

返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