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2回 兴修东湖124(1 / 2)

这场及时雨连续倾泻了三天三夜,有效缓解了这次凤翔府久旱的燃眉之急。百姓们在家里谈论,商人们在集市上奔走,农夫们在田地里开犁,整个凤翔府一派欢欣鼓舞。恰好府衙官舍堂北的亭子建成,为了纪念这次太白山祈雨,苏轼欣然取名“喜雨亭”,并作《喜雨亭记》。

苏轼明白这场太白山祈雨虽然解决了迫在眉睫的问题,但无法从根本上杜绝此类情况再次发生。如果把精力专注于祈雨,无疑是舍本逐末。

北宋时期,凤翔府其实已成旱塬。当时,北宋朝廷为了解决西夏之患,人力物力消耗巨大,与西夏接壤的陕西六路地区民生凋敝,凤翔府尤甚。从清流蜿蜒的川西平原来到气候干旱的凤翔为官,见凤翔山秃如赭,水浊如泔的旱塬环境,苏轼在感慨的同时,已下定决心改变这一面貌。

太白山祈雨之后,公事之余,苏轼带着二饼多方勘察,发现在凤翔府城东南隅,西周时就有饮凤池,先秦时便已是宫廷园林。相传周文王元年,瑞凤飞鸣过雍,在此饮水故而得名。只是如今池水很小,且池底淤泥厚积。如何让饮凤池池水活起来、绿起来,苏轼很是下了一番功夫。

苏轼几乎走遍了凤翔府城周边,带人四处考察水源,多方实地调查研究以后,最后决定实施一项引水工程,即疏浚拓宽饮凤池,引城北凤凰山泉注入城东的饮凤池,提升其囤蓄能力。

活水从凤凰泉汩汩而来,解决了水源问题,饮凤池将变清湖。然后,再建亭造桥,种莲植柳,筑楼修阁,将清湖打造成一处休憩游览之所。一个清澈绚丽、大气磅礴的城中湖,一座水木清华、诗意盎然的秀园林,将出现在干旱少雨的凤翔府旱塬上。苏轼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排涝防旱功能的同时,城中湖将陪伴、滋养着生生不息的凤翔人,必将福泽后世。

方案成型后,苏轼第一时间找到知府宋选沟通此事。

宋选聚精会神地听取了苏轼的详细汇报,眼神逐渐明亮,最后兴奋地拍案称道:“子瞻,此方案甚好,真是功在当代,利在千秋啊!这件事全权交予你负责,你放心大胆地去做,不要有任何顾虑,我全力支持你。”

兴奋如同电流般涌遍苏轼全身,他努力压下内心强烈的激动,深深鞠躬一拜:“下官代凤翔府全体百姓谢过宋大人!”

“哈哈,子瞻言重了,这是本府分内之事。子瞻是此事的发起者,城中湖的命名就交给你了。”宋选没有丝毫争抢功劳的意思。所谓名利,利予百姓,名留苏轼。

苏轼年轻气盛,当仁不让,略微思索后询问道:“此湖建成后位于城东,就唤‘东湖’可好?”

“东湖,直观大气,就名东湖!”宋选抚须大笑,一锤定音。他是真心替苏轼和朝廷开心。苏轼的仕途成长已经远远超过了宋选的预期,首先是解决衙前役之害,然后是太白山祈雨缓解久旱之急,现在则是东湖的水利工程将彻底解决府城的排涝防旱。朝廷选才目光独到,慧眼识珠,苏轼的确有潜力成为朝廷未来的栋梁之才。

返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