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4回 四大将门126(1 / 2)

出人意料的是,种古比苏轼更为惊讶,脱口而出道:“二弟,折弟,你们不是在青涧城吗,为何……”

“下官苏轼拜见张大人!”苏轼强行打断了种古的惊呼,对着张方平鞠躬一拜。

种古心头一惊,知道自己刚才有所失态,对苏轼投去一个感激的目光,连忙鞠躬一礼:“末将种古拜见张大人!”

“草民参见张大人。”二饼亦是抱拳一礼。

见到苏轼三人,张方平原本正色肃穆的脸庞终于有所消融缓和,点头说道:“嗯,人都到齐了,咱们大堂议事。”

在场众人皆默不多言,紧随张方平快步走入衙署大堂。

纷纷落座后,张方平对种古说:“种将军,人你都熟识,先简要相互介绍一下。”

“是!”种古抱拳再拜后,也不拖泥带水,先将苏轼和二饼介绍给在场众人,然后介绍二弟种谔和折弟折克行给苏轼。

种谔,36岁,是种世衡的二子,种古的弟弟。种古早年将凭借父荫入仕的机会辞以与种谔。种谔如今累迁左藏库副使,镇守永兴军路延州青涧城。

折克行,20岁,年纪虽轻,但来头甚大,现供职军府,近期被调到青涧城配合协防。

宋朝真正能够称得上将门的只有四家,分别为折家将、仲家将、姚家将、杨家将。杨家将,在后世的名望最高名气最大,但其在四大将门中最为弱势。而前三家将门,在宋朝赫赫威名,后世却被淡忘。

第四门,杨家将。杨家将可从杨信算起,杨信为五代麟州新进豪强,以武力称雄一方。第二代为抗辽名将,杨信之子杨业,号称“杨无敌”,因大战辽军力竭被擒绝食而死。杨业有七子,但只有长子杨延玉和次子杨延昭为武将。杨延玉与辽国作战中阵亡。杨延昭一直镇守边关,口碑甚佳。杨延玉和杨延昭为第三代。杨家将第四代只有杨延昭之子杨文广为武将,其后杨家将淡出历史舞台。

返回